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对于我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、实现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作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发起国,我国应积极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多层面、多领域的互利合作,最大限度发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带动各参与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。水资源是保障一个国家、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性资源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,应重视研究制定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协同开发框架,组建权威性的流域水资源开发合作组织,建立健全跨地区水资源合作机制,布局不同层次的水资源合作项目,构建水资源合作走廊。具体来说,应加强以下几个层面的研究和探索。
在顶层设计层面,重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
2017年5月发布的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》指出,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环境三大领域综合、平衡、可持续发展。习近平主席在此次论坛开幕式演讲中强调:“我们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,倡导绿色、低碳、循环、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,加强生态环保合作,建设生态文明,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。”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加强水资源合作,不仅能为深入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支撑,同时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生动实践。可以通过建立合作框架和多维度协调合作机制,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,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修复、水资源保护,为各参与方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水支撑。
在项目规划层面,重视水基础设施建设
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既取决于水资源的地域分布,也取决于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。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充足资金,尤其是在水电站和水坝建设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。因此,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参与国家和地区水坝、水电站、水文气象监测以及水卫生监管体系等水基础设施建设。通过这些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项目所在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,并尽可能降低乃至消除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。同时,积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分享水基础设施建设经验,共同推进对水资源保护性、可持续的开发利用。
在项目实施层面,重视消除合作开发中的沟通障碍
在国际性河流流域等水资源合作开发中,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语言、制度以及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不同,普遍存在信息沟通障碍。这主要表现为: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信息流通量小,数据不足;缺乏统一的标准来处理相关数据;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、公众、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缺乏开放的信息平台,难以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;等等。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水资源合作中,流域各个国家和地区应通过对话协商、政策协作和信息交流等方式积极加强沟通,更好地推进合作。例如,加强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的水资源政策协调;加强相关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交流;加强具体开发项目的规划论证和沟通协调;加强涉水突发事件的信息沟通,提高应急管理与处置能力。此外,还应建设水资源协同开发信息监测平台,为“一带一路”水资源合作走廊建设提供信息支持。